|
汽车产品创新遭遇“汽车软件缺失”瓶颈问题
| 汽车产品创新遭遇“汽车软件缺失”瓶颈问题发布日期:[2007-3-8] 共阅[3678]次 | 转自:http://www.carsea.com/
9月,国内第一家汽车IT软件基地(一汽启明软件园)在长春奠基。据悉,该基地主要围绕数字化企业和数字化汽车两个主导方向进行项目开发。
看了这则消息后,记者很快想到汽车界老专家陈光祖在不久前指出:目前,管理型软件在企业盛行,而直接为产品创新服务的工程型软件发展却十分薄弱。我国汽车产品创新中遭遇到的“软件缺失”,已经成为影响汽车产品持续创新的瓶颈问题。
汽车数字化工作究竟进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陈老和业内的有关专家。
数字化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
“还是那句话。不是说管理型的软件不重要,如果工程型软件不先行,管理软件的威力就无从发挥。因为以工程软件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上不去,其他信息化业务的作用会受到很大限制。这样,从根本上很难支持汽车产业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陈老说。
采访中, 陈老对一汽启明的做法表示赞同,并提出启明应加大工程软件应用的建议。
对此,亿维讯集团中国区总经理赵敏发表了相同的看法,“企业智力资产是企业交付最终产品的源泉,也是汽车厂商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南京汽车集团高级顾问何泽民认为,21世纪是朝着数字化发展的世纪,汽车产业在产品开发、汽车制造、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将大量运用和开展数字化工作,最终使得汽车产业全面实施数字化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产业得到精确的发展,一切都在数字的“掌控”之中。
软件工程和软件应用是数字化工作的重头戏
“汽车产品创新中,软件工程和软件应用,应该成为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重中之重。” 何泽民说,现代汽车就是一个机械系统与电子系统结合的高度机电一体化的工业产品。企业在产品开发发展最初阶段,就已经使用了机械工程的虚拟样机技术。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可以简化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减少产品开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从而获得最佳创新设计的产品。
“概念设计阶段所定义的(虚拟)产品性能,基本上就是最后用户所得到的(实际)产品性能。但是在国内,概念设计仅仅被视为工业设计的一个分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中国的汽车设计开发一直被认为是汽车工业的‘软肋’。” 赵敏说。
据介绍,一些跨国汽车集团已试行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可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各种资源,协同进行互动性的产品设计,甚至请顾客在融洽的气氛中,共同探索汽车产品的开发。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新产品开发中,有50%的设计任务交由设计公司完成。而在中国,专门的设计公司还远没有形成规模,很多还要看整车企业“脸色”吃饭。大部分企业的设计部门不但要兼顾全套设计流程,而且,设计手段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软件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企业可以花很多钱买各种硬件,但是新买的硬件要能真正开展工作还得依靠软件支持。事实是,我们在软件方面不但投入少,而且工程师也不愿意下功夫钻研软件。因此,很多企业和研究单位虽然设备很先进,但是发挥作用不大,成果很少。甚至出现我们的设备优于国外企业,就是做不出有价值的成果的现象。因此,汽车数字的工作的核心就是要有大量的人员掌握和应用数字化的软件。要从学习、应用到开发,逐步创造我们自己的汽车行业软件系统。” 何泽民认为。
专家建议,做好数字化工作具体要建立三个有效的“库”:第一是软件库。收集存放各种工程、管理方面的正版软件,使企业各级人员都能十分灵活地应用与自己专业有关的软件。第二是数学模型库。各种产品,各项工作要实现数字化都要有一定数学模型。第三是完善的数据库。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管理经营过程中,经过大量的实践,产生形成大量数据是十分宝贵的信息资源。建立数据库使企业人员方便找到自己相关工作所需的各种数据。
首佳汽车管理软件 |
|
|
|
|
|
|
|